近日,江苏省医保局联合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关于部分试行期满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转归的通知》(苏医保发〔2025〕22 号),明确将 7 项质谱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常态化收费管理,不仅划定了具体收费标准,还同步确定医保支付类别,通知自2025年8月1日起全省执行。
江苏:7项质谱项目明确定价,最高收费不超480元
根据通知,江苏省此次转归的7项质谱相关项目,包括微量元素、胆酸亚型、维生素、药物浓度、激素、遗传代谢病以及红细胞叶酸测定,所有项目医保支付类别均为 “丙类”,且明确为公立医疗机构最高政府指导价,不得上浮。具体收费详情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并非临时举措。此前江苏省医保局已于2025年5月28日-5月30日,对《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20250527)进行公示(临床质谱网也做过简单分析打破收费僵局!江苏省医保局新增5项质谱检测项目支付标准),经过项目调查、专家评审、国家医保局同意等多环节审核,最终形成此次正式通知,政策严谨性与规范性拉满。
广东同步跟进:新增1项、拟修订3项质谱相关项目
无独有偶,在江苏明确质谱项目收费后,广东省医保局也于8月22日在官网发布公示,就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等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质谱相关项目调整成为亮点:
拟新增17个项目,其中质谱项目1项,为类固醇激素测定 - 质谱法;
拟修订项目7项,其中有3项涉及质谱法,包括血清各种胆汁酸测定 - 质谱法、血清维生素测定(质谱法相关修订)等,进一步优化质谱检测项目的定价逻辑与服务内涵。
此次江苏、广东两地针对质谱检测项目的价格新增/调整,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对患者而言,明确的收费标准避免了 “乱收费”“高收费” 问题,多项项目“总价封顶”的规定,进一步减轻检测费用负担;对医疗机构而言,常态化的价格管理与医保支付明确,有助于规范检测服务流程,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诊断(如遗传代谢病筛查、精准用药监测)中的普及应用;对行业而言,地方政策的逐步完善,也为全国质谱检测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设提供了 “地方样本”,未来或推动更多省份跟进调整。